“我们街道有142户建卡贫困户,我们正在逐户走访,查看是否真正脱贫。”17日下午,在卫星湖街道七郎村陈家院村民小组段先明家中,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印贤安告诉记者。
让建卡贫困户全面脱贫,卫星湖街道人大工委助力街道党工委、行政多管齐下确保“精准扶贫”:D级危房改造倾斜、扶贫物资和资金到位、临时救助金发放、纳入低保范畴、给予党内关怀、帮助家庭成员就业,让142户建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。
段先明于2012年列入建卡贫困户。当时有两个女儿在读书,其中小女儿为残疾;两年前,段先明的妻子雷发英癌症去世,不仅花光了家中钱,还欠下一笔债务。
“妻子在世时,每年还要喂四五头肥猪卖了赚钱;我也在外面打零工挣钱,眼看着家中光景快要好起来了。”段先明说,没想到,妻子的重病和去世使他家再次陷入贫困。
街道人大工委通过人大工作管道,让街道把政策扶贫、实物扶贫等用到段先明这类贫困户头上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并组织人大代表、人大工委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帮扶。获悉段的妻子癌症及去世等不幸消息,街道人大工委随即上门看望、走访,发现段家土墙房子裂开了缝,成了危房,遂督促街道相关部门把他家房子纳入政府危房改造项目。段先明也肯干,还自己贴瓷砖,新房打整得漂漂亮亮,院坝梯坎也即将完工。段先明全家,已经搬进了新房。
说起这些变化,段先明说:“是党和政府帮我家走出了困境。”据段先明介绍,1个多月前,街道给他家送来38只鸡苗,现在已长到两三斤重了,到年终时就可出栏。而猪圈里的两头粮食猪,早被人瞄准要买去杀年猪。
段先明给自己今年盘点:新房修好了,肥猪养大了,几十只鸡也长大了,虽然田土收入不很多,但偶尔出去打工也贴补了收入,之前出去打工25天收获了3000多元。“我今年还在政府的倡导下,种植了1000多株花椒树,如果管理得好,过两年就可以投产。随着年龄的增大,我打算把靠阴的田块水放掉,多种点小菜卖,每天用摩托车运出去卖,每天收入100多元不成问题;我还打算多养鸡,增加些收入……”谈到未来,身体有些病弱的段先明还是掩饰不住高兴劲。
得益于精准扶贫的远不止段先明一家,帮扶内容也十分丰富。据了解,每逢春节、端午、国庆等节日,街道会给建卡贫困户每人发放节日慰问金,同时还为每户购买了小额意外保险,近来还与新城建管委工作人员一起、在常规慰问之外为每户建卡贫困户送去了慰问金……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促进困难户尽快脱贫,过上幸福生活。
凤龙村雷打石村民小组的贫困户吴三莲(音)告诉记者,她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、区人大代表宋开颜联系帮扶,街道帮她家送去了鸡苗和玉米;建设西三环占地,她每月有八九百元社保金,老伴陈治昌每月有基础养老金,加上平时拣些空地种菜等,会开车的大儿子有时出去打零工、儿媳妇在乐和乐都上班……在街道党工委、人大工委、政府的帮扶下,一家人已基本脱贫。
大竹溪村吊堂湾村民小组的贫困户陈景怀由区人大代表、办事处主任张海联系。陈景怀快70岁了,已瘫痪好几年,幸有当30年村干部的补贴和子女的赡养费,方才得以生活。谁知祸不单行,妻子唐光会却在干农活时摔伤住院,花费2万多元。在他家面临困难时,精准扶贫帮了他:不但通过医保政策报销了大部分费用,还给予了临时救助,让他家渡过了难关。之后,又为他家送去了鸡苗等,目前小鸡已经成为大鸡,即将出售。
大竹溪村的建卡贫困户唐封成也告诉记者:“家中屋漏,政府已确定出资1万元帮助整彩钢篷了。”(凌泽英)